读书有感 | 从《论持久战》坚定理想信念(数字金服 黄雅停)
  • 2021-07-13
  • 浏览次数:

在进入抗日战争一年以后,“亡国论” “速胜论”等论调甚嚣尘上。为凝聚国内抗日力量,坚定国人的必胜决心,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以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性解释,以回应世人关切。

“持久战”的思想观点在我党主要领导人的头脑中,经过反复斟酌酝酿、深化后,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客观依据,并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3个阶段。

《论持久战》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现实指导意义。一是具备哲学思维魅力。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起来,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苦路程,抗日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日本作为退步、寡助的小国与进步、多助的中国的战争,必将是失败的,中国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辩证思维魅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深刻结合了起来。二是具备语言魅力。为了驳斥“亡国论”“速胜论”等有害论调,《论持久战》条分缕析、层层深入、语言坚定、铿锵有力,最终达到以理服人。三是具备斗争魅力。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日起,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强大动力。《论持久战》通篇洋溢着奋斗精神,拒绝妥协和投降,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善于转换优劣势思维,在夹缝当中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对日本的斗争策略。

《论持久战》让人惊叹,让人深刻感受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魅力,在我们实际工作开展中,应加以运用。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理性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决策,增强必胜之心,奋力攻坚克难。如果开展工作遇上困难事事都等上级部署,不推就不动,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会丧失前进道路上的信念与信心。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盯住难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才能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文\黄雅停)